村网通总站 白塔村 baitacun.nync.com 欢迎您!
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迫切要求农业发展应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应对农业现代化提出的新诉求。如何在新常态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步伐,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成为当下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也正是鉴于此,“互联网+农业”应运而生。
什么是“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即指将互联网思维渗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助推农业现代化,从生产、组织、营销、管理、金融、服务等各环节彻底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产业链,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现“互联网+农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的农业经济新业态,并助力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的局限性,做好现代农业的“接二连三”,挖掘更大的创新创业空间,促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农户多赢格局。
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农业”并不是将互联网硬生生地嵌入传统农业产业,或是将二者简单叠加,而是要充分挖掘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成功地将社会创新要素与各类资源、资本引入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轨迹之中,极大提升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与产出效益。
尽管“互联网+农业”是借助信息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的全新命题,是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蕴含着重大的战略契机,并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然而,在缺少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的现实背景下,“互联网+农业”很容易形成一哄而上、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互联网+”与“三农”各个领域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互联网+农业”由此也会演变为泡沫概念,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障碍难题值得高度关注和审慎思考。
“互联网+农业”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互联网+农业”概念界定上存在分歧与偏差
尽管近年来“互联网+农业”在政府推动下热情高涨,但社会公众对于“互联网+农业”的内涵认知仍不明晰,加上政府对其具体发展模式缺乏明确的指导与建议,导致社会实践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偏差和错误导向。一是盲从化倾向,如很多涉农企业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未能切实考虑自身的运营条件和所处的市场环境,而选择盲目跟风“互联网+”,忽视其运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造成企业发展陷入恶性竞争;二是将“互联网+”等同电商化发展,很多民众甚至地方政府简单地把“互联网+”等同于走电商化路径,造成电商企业遍地开花,特别在农业领域,不恰当的电商化营销模式更是容易背离农业的基本属性和政策初衷;三是高成本堆积倾向,片面地认为通过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即可以推动实现“互联网+”的成功转型,忽视了配套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导致“互联网+”在农业全产业链领域难以有机融合,同时,高昂的堆积成本不仅会推高农产品终端消费价格,又会进一步抑制居民的消费热情。
(二)“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难度较大
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系统,其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各各方面,由此对应的农业问题也是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互联网+”在向农业渗入融合的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两个客观现实是:三产之中,农业距离互联网最远;相对其他产品,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节点最多。首先,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成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目前,仍有四万多个行政村未通宽带,还有七成以上的农民不熟悉互联网操作;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且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极低、数据分割严重,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任务异常艰巨。其次,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下导致市场对互联网的需求不足,一方面,农业经营组织体系不发达,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储运等均不具规模,且各环节之间相互分割,造成农业活力不足,难以通过互联网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互联网、物联网等农业技术尚不成熟,小农户分散生产经营的格局与高度智能化和市场化的“互联网+”模式难以有效对接。此外,农业作为高风险弱质产业,自然风险因素影响对整个产业的影响不容小觑,尽管“互联网+”在加速农产品流通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受制于农业自然风险的不可控性,农民仍可能选择被迫违约行为,反而阻滞了“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另需指出的是,农民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弱势群体,互联网知识匮乏,面对多变的互联网环境,难以认知和获取有效的信息渠道,只能是被动应对,“互联网+现代农民”发展路径更是大打折扣。
(三)冷链物流建设仍是农产品“触网”的主要障碍
受制于农产品季节性强、易腐变质、流通环节多、效率低、农村交通设施欠发达等因素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一直是生鲜农产品互联网应用实践中最重大难题。许多农产品尤其是特产鲜货不少集中在僻远山野,外运困难,这导致即使是借助于网络营销宣介也难以将产品售出,等于有网无路。而外地对原产地农产品信息获取不畅,缺乏了解,又近乎于求购无门。最受农产品冷链物流滞后影响的是当前“互联网+农业”领域内最热捧的农产品电商,据相关统计,2015年国内农产品电商数量达4000余家,但均存在趋同投资、重复建设、成本高、标准不一等问题,导致竞争无序、亏损经营,建站与关站并存,4000家中仅有1%盈利,7%巨亏,88%略亏,4%持平。生鲜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农产品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冷链物流能力不够,农产品流通效率低、成本高、损耗大。据相关统计,果蔬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中的损失率高达30%,加之,农产品标准、保障标准、配送标准、验收标准、质量标准等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的不健全,网售农产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普遍存在,且仍在快速蔓延。
推进我国“互联网+农业”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条件基础
有序推进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夯实“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硬件基础。一是,重点解决宽带村村通问题,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农民特征的低成本智能终端,唤醒多年沉睡的农村互联网经济潜能;二是,加快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建立覆盖农业大数据采集、加工、存储、处理、分析的全信息链,着力推广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三是着力完善农资、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加强“供应链”管理,特别是要强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针对我国农业分散组织和市场应对能力较弱特征,可以选择性发展第三方物流,减少物流成本投入,提升“互联网+农产品物流”效率与质量。
(二)提升农民信息化素质,助力培育“新农人”
积极推进“互联网+新农人”的培育行动,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我国“互联网+农业”战略的推进提供人才支撑。一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尽可能地减少信息传递成本,激发农民信息需求,给予农民购买智能手机或电脑补贴等特殊政策,提高农民网络搜寻信息、防范风险和线上沟通交易的能力,逐步改变传统农民的生产方式、交流方式和交易方式。二是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基础,面向农村公众普及互联网知识,更广泛地运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工具开展科学传播,促使广大农民快速、便捷地汲取科学知识与信息。三是要积极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系统培训体系与教学环境,研发智能终端的在线课堂、互动课堂、认证考试等“新农人”教育平台,满足农民对科普信息和技能的个性化需求,并通过宣传媒介、农业学校、农技夜校等培训基地,加强对农民的系统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技能。
(三)强化农业领域“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研发应用
整体而言,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仍处于探索初期,物联网建设探索性投入较大,利益产出及附加值较低。传统农业的粗放式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物联网、云计算等核心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因而,政府在营造农业物联网发展环境、引领信息化推动现代化方向及资金支持带动技术方面,要保证农业物联网的稳步推进,要鼓励重点突破农业传感器、农业精准作业等前沿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立农业物联网智慧系统,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等领域广泛应用;开展面向粮食主产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的长势监测、遥感测产与估产、重大灾害监测预警等农业生产智能决策支持服务。借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生态本底实时跟踪与分析、智能决策与管理,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治理农产污染,提高农业资源生态保护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外,要通过土地流转政策、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创造农业物联网应用必须的规模化生产环境和经营方式,并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四)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整体推进和局部突破
“互联网+农业”战略应遵循整体推进的要求,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均要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发达地区要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积极引领“农业六次产业化”路径,提升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促使传统农业更具竞争力和适应性;欠发达地区要以信息化为引擎,抢抓工业反哺农业和农业信息化发展机遇,积极求索、大胆创新,推动地方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地区间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我国“互联网+农业”融合模式绝不可能套用同一个模式,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特征、科技发展水平、市场经济环境、网络基础设施配备等促成若干不同模式的“互联网+农业”演进路径,并积极发挥其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优势,充分凸现其区域特色。政府部门还应出台专门的政策举措,鼓励多元化、多渠道方式对“互联网+农业”发展进行投融资,促成“互联网+”与农业的整体推进和局部突破。